北体学子参加伦敦世界青年科学论坛
2018年以“未来科技”为主题的伦敦世界青年科学论坛在帝国理工学院举办,陈天伟、张子澈、邱佳玉三位同学顺利通过面试,前往伦敦参加为期两周的科学论坛。
2018年7月25日,三位同学与来自北京其他高校的学生及领队一同出发,经巴黎转机前往伦敦,开启科学论坛之旅。
自1959年创立以来,伦敦世界青年科学论坛已走过了60年的风雨历程,得到了包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内的众多国际组织的支持,为来自全球各地的青年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碰撞思想,共话未来。
DAY1
7月26日上午,论坛在帝国理工皇家地理学会翁达杰剧院举行,来自全世界70个国家的500余位青年前来参加,伴随着国家介绍,各国旗手相继入场,论坛正式拉开序幕。
论坛主席Clare Elwell致欢迎词,对各国青年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也希望大家带着开放包容的心态,积极参加接下来两周的各项活动。
英国国务大臣Sam Gyimah MP通过视频表达了自己对本次论坛的期待,伦敦市副市长代表市政府欢迎世界青年来到伦敦,希望所有人能够积极参加论坛活动,享受伦敦的都市生活。
来自美国物理协会的Michael H. Moloney博士分享了自己1985年参加来到伦敦参加论坛的故事;论坛董事会会长Mike Clark发言,期望各国青年通过讲座、参访及各项活动,探寻科学的魅力,收获珍贵的友谊。
最后,由各国代表一同演唱的歌曲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开幕式顺利结束。
经过简单的休整,下午的讲座如期开展。海格学校的Andrew Szzydlo博士以长城开篇,讲述了化学的历史沿革:化学的开端可以追溯至远古华夏的冶金术,火药的发明更是世界化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中国古人用智慧引领这一学科的成长。
Andrew教授通过各种实验形象生动地讲授了氧气的发现、金属微粒与能量、液态气体、氧化还原反应等一系列知识,课程在教授别出心裁的小提琴演奏中圆满结束。
夜幕降临,组委会还特别举办了欢迎晚宴,各国青年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交流文化,增进认识。
DAY2
第二天上午的行程为自选参观伦敦市区各大科学研究院,我们不约而同选择了伦敦城市大学体育科学中心,Raffaella Pontoutti教授和她的学生为我们带来了一堂妙趣横生的体育科学课程。
简单的课程介绍之后,Raffaella教授向我们简单展示了几种基础的按摩手法;我们也化身见习康复师,亲身体验康复按摩的乐趣。
随后Raffaella的两位学生为我们讲授运动心理学与教练执教方面的知识,通过各种指标评定与公式计算等一系列科学的方法,帮助运动员取得优异的成绩。
告别体育科学中心,全体成员回到帝国理工皇家地理学会翁达杰剧院参加下午的全体授课讲座。来自英国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的Kathy Niakan博士带来题为人类早期胚胎发育与干细胞的讲座,她通过视频、动画等多种形式向我们展示了胚胎的发育、干细胞功能等生物知识。
随后,她抛出的问题引发现场的热烈讨论,来自不同文化背景学生共同探讨,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现场气氛火热。
晚餐结束后,组委会安排了团建活动——寻宝填字谜,要求团队成员必须来自三个不同大洲和五个不同国家,通过线索提示找寻正确答案,努力寻找答案赢得比赛的同时,也增进了不同国家青年之间的友谊。
两天的行程收获满满,学习知识,宣传文化,广交好友,期待更多精彩的课程与参访活动。